清明節將近,在人們祭奠逝者、追思先人的同時,有關“死不起”的話題又重新迴響。“天價墳墓”“骨灰盒暴利”“搶屍奪利”這些行業怪相背後究竟有何難解之謎?是誰在製造“死不起”?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。
  記者調查
  墓地:
  生為“房奴”,死為“墳奴”?
  近年來,各地天價墓層出不窮,動輒幾十萬、上百萬的豪華墓園讓人“望墓興嘆”。記者調查發現,在一些特大型城市,墓地每平方米均價已經超過當地的房價,不得不讓人疑問:生為“房奴”,是否還要死為“墳奴”?
  記者從位於上海市嘉定區的“青竹園”“長安墓園”等墓園瞭解到,占地1平方米左右墓地售價在5萬元至8萬元,而在殯葬領域居龍頭地位的上海福壽園青浦園,1平方米不到的平板墓地價格更是達到7萬元至8萬元。
  這般高昂的價格,不僅遠遠超過上海市中心多數樓盤的每平方米均價,對比嘉定和青浦兩地的房價,每平方米價格更是區內新開樓盤價格的數倍之多。今年初嘉定區新開樓盤如中信泰富又一城、中茂世紀財富廣場等,價格水平多維持在1萬-2萬元/平方米的區間,青浦新開樓盤朱家角新城,房價也僅在15000元/平方米左右。
  有調查顯示,在北京,西五環的墓地均價超過10萬元,即使到通州、昌平等遠郊區,普通的成品墓“市場最低價”也基本維持在3萬元左右,隔著一條潮白河的北京墓地是臨近河北墓地的三倍,一些市民不得不接受“活在北京、葬在河北”,選擇到河北等地買墓,還由此形成了一條“環北京公墓帶”。
  居高不下的墓地價格為“墳地產”利潤撐起了驚人的空間。2013年12月19日,福壽園在香港上市,其招股說明書顯示,福壽園在2010年、2011年、2012年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3.51億元、4.2億元及4.80億元,而凈利潤則分別為1.14億元、1.42億元以及1.38億元。
  福壽園在3月26日晚間發佈的年報顯示,集團在2013年全年共實現營業收入6.12億元,同比增長27.5%,歸屬集團股東凈利潤為人民幣1.67億元,同比增長34.6%,業績表現可謂出眾。
  上海市殯葬協會會長王宏階說,經營性墓地價格畸高,有產業競爭不完全的因素,但過去的十幾年間土地價格的猛漲也是一個重要誘因。上世紀九十年代一畝用於建造墓園的土地價格不過四萬元,現在則至少過千萬。“‘死不起’的背後是公益性墓地建設的缺位。”王宏階說,經營性的墓地上去了,公益性的沒跟上,這就使得經濟上負擔不起的家庭缺少了保障,“和保障房類似,公益性墓地的大量入市,不僅能為弱勢人群托底,也能有效遏制墳地價格畸高現象”。
  記者調查
  骨灰盒
  出廠五百,要價五千小小骨灰盒為何天價?
  不單墓地價格讓人望而卻步,殯葬用品的價格也成為人們詬病殯葬業暴利的原因之一,骨灰盒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。那麼這裡究竟藏有怎樣的貓膩呢?
  在江蘇淮安懷江工藝品廠的官方網店上,花梨木製骨灰盒批發價不過500元,黑紫檀制骨灰盒也不過1000元左右。然而在殯葬用品店里,價格卻是另一番天地。
  在上海知名的“殯葬一條街”——— 西寶興路的殯葬用品店里,普通雕飾的花梨木製骨灰盒標價5000元,普通雕刻的黑檀制骨灰盒標價達到8000多元,是出廠價的8倍-10倍之多。
  店主告訴記者,這些殯葬用品的標牌價“不作數”,最終成交的“店主價”才是實價。但即使如此,普通雕飾的花梨木製骨灰盒也要價3000元,黑紫檀制的價格則漲到5000元不等,仍是出廠價格的數倍。
  在殯葬專家、原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喬寬元看來,目前民營市場上骨灰盒價格偏高,與殯葬用品的銷售特性有關。“在這個行業里,不存在打折、優惠來促銷,也沒有‘過季’和新款老款的概念,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又相對比較高,因此,即使是充分競爭的市場,也未能將價格降低到合理的價位。”
  在國營的寶興殯儀館,記者瞭解到,其出售的花梨木製骨灰盒價格大概在1000元左右,紫檀制骨灰盒則在2500元左右。殯儀館員工透露,這些骨灰盒的利潤水平在50%-80%左右。“全國兩千多家殯儀館,通過服務實現盈利的只有3%-5%,這使得很多殯儀館需要在骨灰盒等殯葬用品的售賣上彌補損失。”王宏階說
  喬寬元建議,國家應該加大對基本服務的投入與支持,特別是在價格體系中肯定從業者的服務和勞動價值,“借鑒醫葯改革的經驗,鼓勵消費者為從業人員的技術和服務買單,而不是通過其推銷的高價產品為服務買單”。
  新聞分析
  墓地20年一“交租”,靠譜嗎?
  民政部此前表示,繳費周期定為20年,是出於保護群眾利益和方便群眾繳費的角度提出的。但不少居民對墓地20年一“收租”的做法頗為反感。那麼,“收租期”是否有延長的可能?
  網友:讓逝者“死有所葬、入土為安”
  網友“張貴峰”說,“死有所葬、入土為安”是最基本的殯葬倫理,現在墓地每隔20年便要被“催費”一次,否則便將被視為“無主墓”的做法,讓死者難安。
  一面是居民“葬有所安”的現實需求,一面是“墓地危機”在大城市上演的現實,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毀綠造墓、填河造墓的現象。《中國殯葬事業發展報告(2012-2013)》顯示,全國大部分城市的現有墓穴都將在10年內用完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現墓地緊缺。
  在北京,人們所熟悉的八寶山公墓周圍早已高樓林立,公墓處於城市中央。由於墓地價格高昂且緊俏,不少居民不得不“活在北京、葬在河北”,去周邊的河北、天津等地買墓,還由此形成了一條“環北京公墓帶”。
  墓園負責人:管理成本逐年上漲
  東部地區一家墓園負責人說,考慮到現在收費到期的墓地不多,超過的時間也不長,對這些超期墓地的處理還在觀望,“但如果家屬長期不繳費,園區將來肯定吃不消,希望能有一個明確的規定界定超期墓地的處理。”
  這位負責人說,隨著近年來人力、物料成本的上漲,園區的管理成本遠低於收取的管理費,不得不通過墓穴的銷售貼補管理上的虧空,實行“以墓養守”。“一個清明節下來,交通短駁車、治安、管理的費用最低也在20萬元,希望能夠理順定價機制,在讓墓地價格回歸合理的同時,讓管理價格也回歸合理水平。”
  專家:倡導綠色殯葬新風
  殯葬專家喬寬元指出,大城市土地資源緊缺,對墓穴設定一個使用周期是很有必要的,但期限的制定必須考慮百姓的接受程度。他說,現行墓穴的使用周期是民政部十幾年前制定的,當時居民的平均代際年齡還是20年,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、計劃生育的實施、晚婚晚育現象的增多,特大型城市的代際年齡已經延長到了30年,20年的規定值得商榷,應更加尊重社會現實和居民需求,制定合理的期限。專家建議,相關部門除了要探討適當延長墓地使用周期,還應儘快出台相關細則,平衡墓園和家屬的利益,同時,大力倡導文明綠色殯葬新風氣,緩解人地矛盾。
  記者揭秘
  “一條龍”服務貓膩多
  隨著近年來民營資本的加入,殯葬業的下游“一條龍”服務的競爭也日漸激烈起來,不少商家已經將服務“前置”,在醫院太平間乃至重症病房就開始推銷自己的服務。而調查中記者也發現,這其中也暗藏貓膩,甚至出現了不告知家屬的情況下“先處理後收費”的現象。
  與民營殯葬服務“一條龍”積極介入相比,國營的殯葬服務代理機構卻依然是一副“朝南坐”的狀況。曾經執掌公辦的上海市殯葬服務代理中心多年的王宏階說,對比民營殯葬服務代理機構,代理中心少有迎合市場化競爭的動作,比如,至今未能推出“24小時服務”等。
  專家指出,代理服務興旺的背後是落後殯葬文化導致的畸高利潤。由於殯葬消費多為精神消費,商家在先行把握住消費者信息後,抓住人們傳統的厚葬心態,再通過推廣傳統、迷信的殯葬品獲取高利潤。“只有推廣現代化的、科學的殯葬文化,才能從根本上杜絕這種牟取暴利的做法。”
  新聞鏈接
  新一輪護墓費按照什麼標準續繳?
  記者瞭解到,近兩年遼寧一些城市公墓內已滿20年的墓穴,主動交費的喪戶不到一成。
  沈陽市回龍崗墓園服務中心主任李樹堯說:“續費面臨兩個難題:一是喪戶親屬聯繫困難,當時留的聯繫方式都是7位數的老電話號碼或者BP機號碼;二是當年與喪戶之間對收費標準、不繳費無主墓如何處理等事宜沒有明確約定,需要政府部門出台相關指導性政策。”
  沈陽市一些墓園管理者認為,20年前墓穴價格一般在3000元左右,如今若繼續按當年售價1%收費標準,每年僅為30元,很難滿足維護管理需要。也有一些墓園管理者表示,仍然會執行原來的收費標準。
  記者查詢發現,現行《殯葬管理條例》對使用年限期滿後是否應予續期、如何續期、是否收費及按什麼標準收費等則沒有作出任何規定。對此,一些基層民政幹部認為,由於現行管理法規並未明確規定護墓費標準,也未明確20年繳費期滿後,新一輪護墓費如何收取、標準是多少,給公墓管理帶來新難題。
  (本版稿件均據新華社電)
  聚焦“天價墓地”
  (原標題:活著當房奴 死後當“墳奴”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k03akes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